牙齿缺失后,传统镶牙方式常面临两难选择:固定义齿需磨除邻牙作为支撑,易引发牙髓敏感或龋齿;活动义齿虽无需磨牙,但卡环压迫牙龈导致疼痛,咀嚼效率仅为天然牙的70%。58岁的张阿姨曾因后牙缺失尝试传统活动义齿,却因频繁脱落、进食时咬合无力而苦恼。
这类问题在老年群体中尤为普遍,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约40%的义齿佩戴者因舒适度差而放弃治疗。
吸附义齿(BPS生物功能性义齿)通过边缘封闭技术,利用口腔黏膜与基托间的负压吸附实现稳定固位。其核心优势在于:
1.无挂钩设计:避免传统卡环对邻牙的压迫,减少牙周损伤风险;
2.柔性基托:采用超薄树脂材料,分散咬合力,降低牙槽骨吸收速度;
3.个性化适配:通过智能化口腔扫描定制基托形态,确保与牙槽嵴紧密贴合。张阿姨佩戴吸附义齿3年后反馈:“啃苹果、吃排骨都没问题,说话也不漏风。”临床研究显示,吸附义齿的咀嚼效率可达天然牙的85%,且患者满意度高达92%。
吸附义齿的稳定性源于两大技术突破:
- 边缘封闭系统:基托边缘延伸至移动性黏膜组织,通过唾液形成动态密封层,增强吸附力;
- 咬合力学设计:采用中性区排牙技术,模拟天然牙列的咬合轨迹,减少侧向力对牙槽骨的冲击。以张阿姨的病例为例,其下颌牙槽骨吸收症状重,传统义齿无法固位。医生通过调整基托边缘形态,利用剩余牙槽嵴与黏膜的协同作用,成功实现稳定佩戴。术后复查显示,牙槽骨吸收速度较传统义齿降低60%。
吸附义齿适用于以下人群:
- 全口/半口缺牙者:尤其适合牙槽骨重度萎缩、无法种植的患者;
- 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因手术风险高而无法种植;
- 追求性价比者:费用仅为种植牙的1/3,且修复周期短(通常1周内完成)。但需注意:
1.口腔卫生维护:每日清洁基托与黏膜接触面,避免菌斑堆积;
2.饮食禁忌:避免啃咬硬物(如坚果壳),以防基托折裂;
3.定期复诊:每半年检查基托密合度,及时调整。
张阿姨的长期使用经验表明,吸附义齿的维护关键在于:
- 清洁习惯:使用专用义齿清洁片浸泡,避免热水导致基托变形;
- 夜间管理:睡前摘下义齿,促进黏膜血循环;
- 功能训练:初期通过咀嚼软食(如香蕉)适应咬合力,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医生建议,若佩戴后出现黏膜压痛,可通过调整基托边缘或使用软衬材料缓解。数据显示,规范维护下,吸附义齿的平均使用寿命可达5-8年。
对于缺牙者而言,选择修复方案需综合考量口腔条件、经济能力与生活需求。吸附义齿以其没有创口、有效的特点,为无法种植或追求快速修复的患者提供了可靠选择。正如张阿姨所说:“牙齿好了,生活才更有滋味。”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