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里的长辈只剩下四颗牙在口腔里“孤军奋战”,吃饭变成“囫囵吞枣”,连软烂的粥都要小口抿着喝,这画面光是想想就让人揪心。
更别提营养跟不上导致的免疫力下降、肠胃负担加重,甚至说话漏风、脸颊凹陷这些“隐形伤害”。
70岁老人只剩四颗牙建议做假牙吗?这不仅是子女们的焦虑,更是关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抉择。
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掰开揉碎,聊聊假牙到底该不该做、怎么做,附赠高龄种牙和活动牙的“避坑指南”,看完保你心里有底!
别以为少几颗牙只是“吃不动肉”的小事,口腔作为消化系统的“初道关卡”,一旦失守,全身都要遭殃!
咀嚼困难→营养失衡
牙齿是天然的“粉碎机”,四颗牙的咀嚼力连年轻时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食物未经充分研磨就吞下,肠胃得加班加点消化,长此以往,蛋白质、纤维素摄入不足,贫血、便秘、体重下降全找上门。
牙槽骨“用进废退”
牙齿缺失后,牙槽骨就像失去锻炼的肌肉,会以每年0.5-1毫米的速度萎缩。等到想种牙时,可能连“土壤”都没了,种植难度和费用翻倍!
面部塌陷显老态
牙齿支撑着面部轮廓,缺牙后脸颊像泄了气的皮球,法令纹加深、嘴角下垂,70岁看起来像80岁,连笑容都变得拘谨。
发音不清惹尴尬
“四”和“十”分不清,说话漏风像含着糖,老人可能因此变得不爱交流,心理抑郁风险飙升。
70岁老人只剩四颗牙建议做假牙吗?答案已经很明确:必须干预!但做哪种假牙、怎么选方案,才是真正的“技术活”。
市面上假牙种类五花八门,但适合70岁以上老人的主流方案就两种:活动假牙和种植牙。咱们直接上对比,不绕弯子!
适合人群:全身健康状况一般、牙槽骨条件差、怕手术的高龄老人。
优点:
门槛低:无需手术,对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控制良好的老人友好。
价格亲民:全口活动假牙费用通常在几千元起,比种植牙便宜一大截。
灵活调整:牙槽骨继续萎缩时,可随时修改假牙基托。
缺点:
异物感强:初戴时像含了块石头,需要1-3个月适应期。
咀嚼效率低:只能重回真牙30%左右-50%左右的咀嚼力,硬物别想。
需定期更换:每5-8年要换新,牙槽骨萎缩快的话可能更频繁。
真实术例:
北京的王奶奶戴活动假牙8年,虽然偶尔会脱落,但她说:“至少能啃动蒸南瓜了,比喝粥强!”
适合人群:全身健康、牙槽骨条件尚可、追求生活质量的高龄老人。
优点:
媲美真牙:咀嚼力重回90%左右以上,坚果、排骨随便吃!
使用寿命长:维护得当可用20年以上,堪称“长期投资”。
保护牙槽骨:种植体像树根一样扎进骨头,减缓萎缩速度。
缺点:
手术风险:需切开牙龈植入种植体,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需严格评估。
费用高昂:单颗种植牙费用从5000到2万不等,全口种植可能超10万。
疗程长:从植入到戴牙冠需3-6个月,急性子可能等不及。
真实术例:
上海75岁的张爷爷种了4颗种植体支撑全口假牙,现在每天啃苹果:“这牙比年轻时还结实!”
身体扛得住吗?
种牙需拍CT、查血常规、评估心肺功能,慢性病需控制在稳定期。
活动假牙虽无手术,但佩戴后需频繁复诊调整,行动不便的老人需家人陪同。
口腔条件允许吗?
种牙要求牙槽骨高度≥10毫米、宽度≥6毫米,太薄或萎缩重度需先植骨。
活动假牙对牙槽骨要求低,但重度牙周炎患者需先治疗控制炎症。
预算和期望值匹配吗?
想“一劳永逸”且经济允许→选种植牙。
预算有限或担心手术风险→活动假牙过渡,后续再升级。
无论选哪种假牙,后期保养都是关键!
活动假牙:
每天用软毛刷+假牙清洁片浸泡,别用热水烫!
夜间取下浸泡,让牙龈“喘口气”。
定期复诊调整,避免基托压迫牙龈。
种植牙:
像真牙一样刷牙,用牙线清洁种植体周围。
戒烟!吸烟会导致种植体周围炎,增加脱落风险。
每年洗牙,检查种植体稳定性。
70岁老人只剩四颗牙建议做假牙吗?答案已经跃然纸上。假牙不是“老年标配”,而是重获生活尊严的钥匙。活动假牙像经济适用车,种植牙则是豪华SUV,选哪款都得结合老人的身体、钱包和需求。记住:再好的假牙也代替不了真牙,但及时的干预,能让晚年时光少些将就,多些滋味!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