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详细介绍人类28颗恒牙的名称、结构、功能,并通过牙齿标号对照表和名称示意图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牙齿的布局和特点。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乳牙共20颗,通常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岁半左右萌出完全。
恒牙共有28至32颗,6至12岁左右,乳牙逐渐被恒牙替换,12岁以后,嘴里全是恒牙。
恒牙中,28颗牙齿是标准的,另外4颗为智齿,智齿的萌出数量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一颗都不长,有的人会长全4颗。
恒牙根据功能和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类型:门牙(切牙)、犬齿(尖牙)、前臼齿(双尖牙)和臼齿(磨牙)。
门牙(切牙)
正中门牙(中切牙):位于牙床的正中间,是人类萌生的头一颗恒牙,也是比较早脱落的乳牙之一。主要功能为切断食物。
侧门牙(侧切牙):位于正中门牙旁边,与正中门牙构成黄金比例,有助于提升面部美观。
犬齿(尖牙)
位于侧门牙旁边,呈尖牙状,主要功能为紧紧咬住食物并将其撕裂。犬齿还有助于引导食物至更佳咀嚼位置。
前臼齿(双尖牙)
与犬齿相邻,成人恒牙列才有,主要功能为辅助切割食物。前臼齿的咬合面有两个牙尖,又称“二头齿”。
臼齿(磨牙)
位于口腔后端,靠近咽喉部位,主要功能为磨碎食物。完整的恒牙列共有12颗臼齿,上下颌各6颗。
头一大臼齿和第二大臼齿:位于智齿前的位置,咬合面有沟隙,容易藏匿细菌引发蛀牙。
第三大臼齿(智齿):较靠近咽喉部位,萌出数量因人而异。
牙齿标号对照表采用通用的FDI牙位表示法,将上下牙列分为上下左右四个区,用十字符号表示。每颗牙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头一位表示牙齿所在的象限,第二位表示牙齿的位置。
右上颌(1区):11-中切牙,12-侧切牙,13-尖牙,14-头一前磨牙,15-第二前磨牙,16-头一大臼齿,17-第二大臼齿,18-智齿(如有)。
左上颌(2区):21-中切牙,22-侧切牙,23-尖牙,24-头一前磨牙,25-第二前磨牙,26-头一大臼齿,27-第二大臼齿,28-智齿(如有)。
左下颌(3区):31-中切牙,32-侧切牙,33-尖牙,34-头一前磨牙,35-第二前磨牙,36-头一大臼齿,37-第二大臼齿,38-智齿(如有)。
右下颌(4区):41-中切牙,42-侧切牙,43-尖牙,44-头一前磨牙,45-第二前磨牙,46-头一大臼齿,47-第二大臼齿,48-智齿(如有)。
牙齿由牙根、牙冠、牙颈三部分组成,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等构成。
牙冠:发挥咀嚼作用,露在口腔部位。前牙的牙冠有唇面、舌面、近中面和远中面,后牙的牙冠有颊面、舌面、近中面、远中面和牙合面。
牙颈:位于牙冠和牙根交界处,呈弧形曲线状。
牙根:固定在牙槽窝内,支持牙齿的主要部位。
牙釉质:牙冠表层,半透明乳白色组织,非常坚硬。
牙本质:构成牙齿主体,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的内层。
牙骨质:构成牙根表层,通过弹力纤维与颌骨连接。
牙髓:位于牙髓腔中的疏松结缔组织,含有神经纤维、血管等。
牙齿不仅是进食时切割、撕碎、研磨食物的工具,还与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息息相关。
了解牙齿的名称、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更好地保护牙齿,维护身体健康。定期进行洁牙、洗牙,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保护牙齿的重要措施。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希望您能多方面了解28颗恒牙的名称、标号对照及牙齿结构,从而更好地关爱您的牙齿健康。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