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腔领域,拔牙是常见的操作,但拔牙后创口的改善情况却各有不同,干槽症和正常伤口就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了解这些区别,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拔牙后的状况。
从症状表现来看,正常拔牙伤口在术后几天内疼痛会逐渐减轻,牙洞可能会有少量渗血,之后会形成血凝块,随着时间推移,创口会慢慢愈合,一般不会有特殊不适症状。
而干槽症通常在拔牙后2 - 3天出现,患者会感到拔牙部位有剧烈疼痛,这种疼痛会向耳颞部、下颌区或头顶部放射,使用一般的止痛药物无法缓解。
从创口外观上,正常牙洞的血凝块覆盖良好,创口周边牙龈颜色正常,无明显红肿。而干槽症患者的拔牙窝内血凝块部分或全部脱落,呈现出灰白色,有明显的腐臭味,这是由于创面继发感染所致。
治疗干槽症的首要步骤是干净清创。医生会在局部麻醉下,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拔牙窝,去除腐败坏死物质,直至拔牙窝清洁、无异味。
然后在拔牙窝内放入碘仿纱条,起到降低炎症、止痛、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一般1 - 2周后创面可基本愈合。同时,患者还需要口服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
在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创口愈合。
正常伤口的愈合是一个自然、有序的过程,身体自身的修复机制会促使创口逐渐好转。
而干槽症是拔牙后的一种并发症,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创面继发感染,打乱了正常的愈合进程。
干槽症和正常伤口有着显著的区别。了解这些区别,能让我们在拔牙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如果出现类似干槽症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
只要治疗得当,干槽症也能得到有效控制,拔牙创口到头来会顺利愈合,重获口腔健康。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