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就掉牙?这日子还怎么过!"凌晨两点,北京白领李薇盯着镜子里红肿的牙龈,手机屏幕的冷光映着她苍白的脸——上周体检报告上"重度牙周炎"五个字,像块巨石压得她喘不过气。牙缝里塞着菜叶的尴尬、咬苹果出血的刺痛、同事异样的目光……这些场景像电影片段在脑中循环播放,她忍不住想:"难道我的牙齿,真撑不到60岁?"
"牙周炎不是老头老太太的专有?"李薇的困惑,是无数年轻人的缩影。卫健委新数据显示:我国35-44岁人群牙周炎患病率高达85.5%,其中重度患者占比超15%。这意味着,每6个中年人里就有1个正经历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的痛苦。
"就像树根被蛀空,牙齿早晚会倒。"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副主管医师徐筱打了个比方。牙周炎的罪魁祸首是牙菌斑,这种由200多种细菌组成的"生物膜",会像胶水一样黏在牙齿表面。初期只是牙龈红肿出血(牙龈炎),若放任不管,细菌会沿着牙根"挖隧道",后来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重度牙周炎确实难搞,但肯定不是绝症!"上海市口腔医院牙周种植特色专病门诊的诊疗记录里,有位42岁患者王先生,治疗前牙齿松动度达3级(严峻等级),经过18个月系统治疗,现在啃排骨都没问题。
头一关:基础治疗——给牙齿"大扫除"
超声波洁牙机"嗡嗡"作响,李薇躺在牙椅上紧张得攥紧扶手。"别怕,这是给牙齿'洗澡'。"护士轻声安慰。医生先用超声洁牙机震碎牙龈上的牙结石,再用手动刮治器深入牙周袋,清除藏在牙龈下的"陈年老垢"。整个过程像在给牙齿做"深层SPA",虽然有点酸胀,但结束后李薇对着镜子笑了:"牙缝里的黑三角小多了!"
第二关:药物治疗——给细菌"下毒"
对于深牙周袋患者,医生会在牙周袋内注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这种"缓释抗生素"能在局部持续释放药物,精细打击躲在角落的细菌。李薇每周复诊时,医生还会用佛罗里达电子探针测量牙周袋深度:"从6mm降到4mm了,继续加油!"
第三关:手术治疗——给骨头"打补丁"
当牙槽骨吸收超过1/3时,就需要"动刀子"了。王先生接受的引导组织再生术,是在牙槽骨缺损处植入生物骨粉和胶原膜,像给骨头"搭支架",引导新骨生长。术后3个月复查CT,原本"千疮百孔"的骨头竟长出了新组织!
"治疗结束才是真正考验的开始。"徐筱医生反复强调。牙周炎是典型的"三分治七分养",李薇现在每天严格遵循"巴氏刷牙法":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小幅度水平颤动,每次刷满3分钟。她还买了冲牙器和牙缝刷,把藏在牙缝里的食物残渣"一网打尽"。
价格梯度:从"白菜价"到"高端定制"
基础治疗:全口洁治300-800元起,龈下刮治单颗50-200元起
药物治疗:局部用药100-300元起/疗程
手术治疗:翻瓣术1500-3000元起/区,骨增量材料费2000-4000元起
维护费用:每3个月复查800-1500元起/年
"别被价格吓倒!"网友"牙套小妹"在社交平台分享:"我在社区医院做基础治疗,报销后只花了200多,现在牙齿稳稳的!"
医师资源:北 大口腔"天团"坐镇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连续多年排名头一,黄振博士、王翠主治医师等医师擅长处理复杂牙周病例。有患者评价:"黄医生刮治时手稳得像在绣花,全程几乎没出血!"
技术设备:智能化探针+显微手术
上海市口腔医院的佛罗里达电子探诊系统,能精细测量6个位点的牙周袋深度,误差不超过0.1mm。配合口腔显微镜,医生能在放大20倍的视野下操作,连根面上的细菌生物膜都逃不过"法眼"。
特色科室:牙周-种植"一条龙"
对于牙齿松动严峻的患者,上海市口腔医院的"牙周种植特色专病门诊"提供种植前个性化评估、术中智能化导板引导、术后长期维护的全流程服务。有位50岁患者在这里做了"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当天就带着临时牙冠回家吃饭了!
"现在我每天比较享受的事,就是咬一口脆苹果。"李薇在新朋友圈里晒出美食照,配文是:"牙周炎不是终点,而是重新爱护自己的起点。"
互动话题:你或身边的人有过牙周炎困扰吗?是怎么熬过来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降低炎症"故事!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