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牙科门诊,经常听到有人说“早知道就不做埋伏牙手术了”。
这种后悔情绪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术后改善期比想象中难受;
二是发现有些埋伏牙其实可以不用拔。
埋伏牙手术确实不是小手术,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都是常见现象。
特别是智齿埋伏牙,位置深、靠近神经,术后反应可能更明显。
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不适都是暂时的,1-2周内会逐渐缓解。
肿胀和淤青:
术后2-3天较明显,冰敷能有效缓解。
疼痛感:
前3天较强烈,医生开的止痛药要按时服用。
张口受限:
一般1周内改善,可以做些张口练习。
暂时性麻木:
下牙槽神经受影响时可能出现,多数3-6个月改善。
干槽症:
发生率不高但很痛苦,表现为剧烈疼痛和口臭。
这些后遗症大多可控,关键是要遵医嘱做好术后护理。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复诊很重要。
不是所有埋伏牙都必须手术!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考虑保守观察:
完全骨埋伏且无症状:
如果牙齿完全埋在骨头里,没有压迫邻牙或引起囊肿,可以定期拍片观察。
位置很深且手术风险大:
比如靠近下牙槽神经的埋伏牙,若无症状可暂不处理。
患者年龄较大:
40岁以上人群,埋伏牙若无症状,手术必要性降低。
正畸医生评估后认为不影响治疗:
有些埋伏牙可以通过正畸牵引萌出。
是否手术要综合考虑牙齿位置、年龄、症状等因素,不能一概而论。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是否有症状:
反复发炎、疼痛、邻牙被压迫移位等情况建议手术。
影像学检查:
全景片或CT能清楚显示牙齿位置和邻牙关系。
特色医生评估:
至少询问两位以上医生的意见。
年龄因素:
年轻人改善快,手术结果通常更好。
整体口腔状况:
如果有正畸需求,可能需要配合治疗。
如果已经做了手术正在后悔,先别着急:
给身体改善时间:
术后不适大多会逐渐消失。
保持良好心态:
焦虑会影响改善。
做好术后护理:
按时服药、保持口腔清洁。
定期复诊:
让医生评估改善情况。
吸取经验:
以后再做类似决定会更理性。
记住,大多数埋伏牙手术的长期结果是正面的,短期不适终会过去。
不要因为害怕而拖延:
该做的还是要做,拖延可能导致问题加重。
选择经验充足的医生:
技术好的医生能减少并发症。
做好心理准备:
了解可能的术后反应,就不会太惊慌。
安排好术后休息:
较好预留3天左右的休息时间。
保持沟通:
术前术后都要和医生充分交流。
埋伏牙手术不是小事,但也不必过度恐惧。
理性评估、充分准备,才能做出较适合自己的决定。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