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腔种植领域,华西口腔医院凭借其显要的医疗团队和完善的诊疗技术,始终占据行业比较靠前地位。对于患者而言,“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牙哪个医生好”是选择治疗时的核心问题。
本文聚焦三位在种植牙领域技术娴熟的医师——宫萍、于海洋、莫安春,从穿翼种植、即刻负重、骨增量三大技术方向展开介绍,为患者提供技术参考。
穿翼种植技术的临床突破者
宫萍医师作为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显要医师,在穿翼种植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穿翼种植技术通过将种植体植入翼上颌区,突破传统种植对骨量的依赖,尤其适用于上颌后牙区骨量重度不足的患者。宫萍团队通过改良骨劈开技术,结合智能化导板精细定位,将种植体植入深度误差控制在0.2毫米以内,显著提升手术健康性。
科研成果与临床转化
宫萍医师主持的“小创口导向种植牙功能整复的研究和应用”项目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其研究成果已在多家医院推广。她提出的“骨增量-功能修复一体化”理念,通过优化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将骨结合时间缩短30%,同时提升种植体长期稳定性。在2025年重庆种植学术年会上,宫萍分享的改良骨劈开技术病例显示,患者术后3个月骨密度修复率达9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即刻负重技术的理论奠基人
于海洋医师作为华西口腔修复科医师,提出“TRS美学种植与修复理论”,将即刻负重技术与美学修复深度融合。其团队研发的“种植实测引导植入术”通过实时监测种植体植入角度与深度,实现种植体与修复体的一体化设计,患者术后即可佩戴临时义齿,修复咀嚼功能。
科技设备与临床实践结合
于海洋医师主导开发的“HX植入实测尺套装”和“RD-designer虚拟修复软件”,将种植手术精度提升至亚毫米级。临床数据显示,采用该技术完成的全口即刻负重病例,种植体5年存活率达98.7%,患者满意度超95%。其主编的《口腔医学美学》教材,更成为国内口腔种植美学修复领域的显要参考书。
骨增量技术的多元化探索者
莫安春医师擅长运用上颌窦底提升、小创口骨劈开等技术解决骨量不足难题。其团队研发的“重度萎缩上颌骨上颌窦底小创口内提升术”,通过球囊扩张替代传统骨凿,将手术创伤降低60%,术后肿胀持续时间缩短至24小时内。在2024年种植临床研究杂志(CIDRR)上,莫安春团队发表的3篇论文系统阐述了骨增量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优化方案,为临床提供了重要参考。
智能化技术与骨增量融合
莫安春医师将智能化导板技术与骨增量手术结合,通过CBCT扫描重建患者颌骨模型,提前规划种植体位置与骨增量范围。其主导的“智能化种植系统”可模拟术后骨愈合过程,帮助医生动态调整治疗方案。临床统计显示,采用该技术的骨增量病例,种植体初期稳定性提升40%,骨整合时间缩短至8周。
患者可通过医院官网或线下问诊,结合自身牙槽骨条件与治疗预期,选择适合的种植方案。华西口腔医院始终以患者为中心,用可靠与职责守护每一份微笑。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