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种植牙 > 牙缺失很多年了还能种牙吗?骨条件评估+真实实例解析,长期缺牙修复指南~

牙缺失很多年了还能种牙吗?骨条件评估+真实实例解析,长期缺牙修复指南~

非合作机构 机构电话: 作者:红莲领土   2025-08-07 08:19:36

牙缺失很多年了还能种牙吗?一颗牙齿的缺失看似微小,却在经年累月中悄悄改变着口腔的生态。许多人在缺牙多年后,终于下定决心修复时,心中总萦绕着一个疑问:“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能种牙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一段需要专科与耐心共同铺就的重建之路。

一、缺牙时间并非一定的门槛,牙槽骨状态才是核心钥匙

牙齿离开后,牙槽骨就像失去根基的土壤,会逐渐流失、萎缩。这个过程虽不可逆,但现代技术能通过科学干预重新“唤醒”这片土地:

• 轻度萎缩:若剩余骨高度≥6mm、宽度≥5mm(经CT扫描确认),种植体可直接植入,成功概率稳定。

• 中度萎缩:骨高度或宽度不足时,可采取骨增量手术——从下颌角取自体骨,或植入人工骨粉,为种植体搭建“地基”。

• 重度萎缩:上颌后牙区骨量极薄者,可采用穿颧种植技术,避开萎缩区直达颧骨固位,避免大面积植骨。

曾有60岁患者缺牙近20年,牙槽嵴薄如纸片。通过分阶段的骨移植与种植,实际修复了完整牙列。时间或许改变了骨骼,但并未关闭所有可能。

上牙下牙缺少

二、口腔健康与全身状态:种植成功的隐形守护者

牙槽骨之外,身体是否准备好迎接一颗“新牙”,同样需要严谨评估:

• 口腔环境:未经控制的牙周炎会使种植体周围发炎感染,成功概率骤降。需先完成牙周治疗,确保牙龈无红肿、出血。

• 全身健康:

•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需稳定在7%以下,否则骨结合可能失败;

• 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提供近期心电图报告,确保心功能可耐受手术。

• 生活习惯:长期吸烟者需术前戒烟1个月,否则尼古丁会抑制骨细胞活性。

健康的身体是土壤的养分,缺一不可。

牙槽骨缺失卡通图

三、长期缺牙的连锁反应,越早干预越能降低修复难度

缺牙不仅是空洞,更是引发口腔生态失衡的起点:

• 邻牙倾斜移位:两侧牙齿向空缺处倾倒,导致咬合紊乱,种植前需先正畸扶正。

• 对颌牙伸长:上颌缺牙后,下颌对应牙会过度萌出,侵占种植空间,可能需调磨或截冠。

• 咀嚼模式改变:单侧咀嚼易引发颞下颌关节疼痛,种植后需配合咬合重建。

一位45岁患者因右下磨牙缺失8年,左上磨牙伸长4mm。种植前不得不先-进行正畸压低伸长的牙齿,修复周期延长半年。及时止损,永远是成本至低的选择。

四、从评估到复原:一场需要精密协作的持久战

若决心种植,需做好全流程准备:

术前评估阶段(约1周):

• CBCT扫描+口腔全景片,构建3D骨模型;

• 血检查(凝血功能、血糖等)排除手术禁忌。

骨增量阶段(必要时):

• 植骨后需等待6-9个月,待骨粉与自体骨融合稳定。

牙槽骨骨粉植入漫画图

种植体植入阶段:

• 小创口手术植入钛合金种植体,愈合期3-6个月。

牙冠修复阶段:

• 取模定制全瓷冠,模拟天然牙形态与咬合。

全程可能长达18个月,但每一步都是对功能与美学的双重投资。

五、守护新牙:种植成功后的长期约定

种植牙非一劳永逸,其寿命取决于日常维护:

• 清洁升级:使用牙缝刷+冲牙器清理种植体颈部,预防种植体周围炎;

• 定期复查:每年拍摄X线片监测骨量变化,及时调整咬合力;

• 避免咬硬物:蟹壳、坚果等超负荷使用会加速种植体损耗。

临床跟踪实例显示:规范维护者种植牙20年存留率超90%。人工牙根与天然牙一样,需要温柔以待。

缺牙多年,并非被宣判长期与笑容无缘。 从牙槽骨的精细测量到全身健康的缜密把控,从邻牙关系的巧妙重建到术后数十年的悉心呵护——现代技术正以更柔韧的姿态突破时间的壁垒。每一次种植,都是科学与耐心共同编织的生命力,让缺失的岁月在齿间重生。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