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五年了,我甚至经常忘记它的存在——直到咬下头一口脆苹果的那一刻。 那种久违的“咔嚓”声,让我突然意识到这颗人工牙根早已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五年前因意外缺牙的焦虑青年,如今已能笑着调侃:“这大概是我花得超值的一笔钱!”
“种牙要切开牙龈?还要往骨头里打钉子?”当初光是想象手术场景就头皮发麻。更纠结的是费用:一颗牙近万,抵得上三个月工资。但缺牙的尴尬更折磨人——啃玉米会漏缝,笑必捂嘴,连相亲都不敢露齿。牙医一句话点醒我:“种植牙十年存活率超90%,算下来每天成本不到三块钱,买口福和自信不值吗?”
头三个月像在玩闯关游戏:
• 头三天:脸肿成包子,靠冰敷和粥续命,但疼痛感比拔智齿轻(医生开了布洛芬,实际只吃了两天);
• 第三个月:牙龈愈合后装上临时牙冠,终于能嚼软面条。医生叮嘱“避免咬硬物”,我连吃草莓都用门牙;
• 半年里程碑:钛合金牙根与颌骨完成“骨结合”,咬合力测试达标!啃鸡翅时感动得想哭。
如今这颗牙深度融入了生活:
• 干饭人狂喜:啃甘蔗、嚼牛肉干毫无压力,连黏牙的牛轧糖都敢挑战(虽然医生不建议);
• 社交封印解除:再也不用担心大笑时缺牙“黑洞”吓到人,拍照敢露全齿笑;
• 隐秘的舒适:无金属托异物感,刷牙时摸到它和真牙几乎无区别。
当然也有意料外的状况:
• 年度保养费:每年花600元做专科清洁,否则种植体周围可能发炎(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 牙龈变色预警:去年发现种植牙牙龈边缘轻微泛灰,医生说是牙冠材质老化,建议十年内更换;
• 咬合敏感:有次咬到排骨碎骨,种植牙酸胀了三天——它毕竟没有真牙的神经缓冲机制。
用五年经验换来的血泪Tips:
挑医生比挑品牌重要!我的韩国登腾种植体虽非头部,但医生20年经验值回票价(复查时骨融合较好);
戒烟!戒烟! 同事同期种牙却因吸烟得了种植体周围炎,多花两万补救;
投资冲牙器:牙缝清洁死角用脉冲水柱解决,避免发炎(牙线易卡住种植牙桥);
心态要佛系:接受它比真牙“娇气”,避免用种植牙开瓶盖(别笑,真有人这么干)。
五年后再看,种植牙像我的“沉默战友”:它让我重拾美食的酣畅、大笑的肆意,甚至每年洗牙时都被夸“保养得比真牙还好”。虽然要精心维护,但当咬开山核桃那一刻“咔”的脆响传来——值了! (PS:牙医刚通知我它至少还能再战十五年)
· 相关阅读 ·